媒體報道
2021 年 12 月 22 日
近期,國內醫藥企業及香港18a生物制藥公司均跌幅巨大。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恒瑞醫藥(49.670, -0.37, -0.74%)為例,公司同時面臨三重壓力:目前醫藥行業的大環境并不樂觀,醫保控費、“集采”的持續推進讓目前仿制藥收入占比依然較高的恒瑞醫藥業績持續面臨壓力;過去fast-follow策略做出的me-too創新藥面臨一定的同質化競争壓力,因此面臨醫保砍價的時候降價幅度也較大;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向創新藥企轉型過程中,研發和國際化支出又必不可少。
如果說恒瑞醫藥是傳統醫藥公司漸進轉型的代表,其尚有仿制藥業務的包袱。那麼百濟神州(159.020, 1.96, 1.25%)作為我國新興創新藥企的代表,12月15日其在上交所科創闆上市并跌破發行價,上市首日大跌16.42%,可能是資本市場對創新藥企業預期改變的标志性事件。
而這兩家藥企目前的處境其實都和明星藥物PD-1相關,2015年君實生物(58.400, -0.74, -1.25%)的特瑞普利單抗作為第一個國産PD-1藥物獲得臨床試驗批準,随後恒瑞醫藥、百濟神州和信達生物等國産公司的PD-1藥物也相繼獲批。2019年11月,信達醫藥旗下PD-1藥物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經過醫保談判,首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并迅速放量成為了超10億的品種。之後,恒瑞醫藥、百濟神州和君實生物的PD-1也相繼納入醫保。
故事到這裡是美好的,但競争很快無序化。據CDE數據,2016~2020年登記臨床試驗的藥品中有75件關於PD-1靶點,且适應症高度集中,對比美國PD-1藥品前10大适應症隻占30%,而中國PD-1藥品在前10大适應症占比近50%。國內Biotech在PD-1産品上的競争迅速成為了無意義的重複投入,競争格局很快惡化。
正是可替代性競品較多,醫保談判地位弱勢,PD-1産品迅速開啟價格戰,國産PD-1單抗單價相繼都降到3000元以下,是美國O藥和K藥單價的5%左右,降價幅度慘烈。
此外,CDE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公開征求意見,指導原則是新藥研發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選擇為最高目标。市場普遍認為,政策不再支持藥企的低水平重複,更鼓勵開發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藥物。
競争格局的惡化、需求端的降價和政策的轉向也讓資本市場迅速意識到國內創新藥企業面臨的問題,至此,A股和香港的醫藥公司集體承壓。
面臨市場的泥沙俱下,其實投資者更需保持理性。
目前的确可以看到,在一些壁壘不高、競争格局較差的藥品上,藥企可能相對於醫保局談判地位較為弱勢;此外,部分高價罕見病藥物也比較依賴於進入醫保以放量,比如諾西那生鈉。那麼未來中國創新藥是不是就沒有投資機會了呢?其實不然,實際上,有相當的藥企已經根據市場情況迅速調整了自身的開發策略,更加專注於競争格局良好的靶點和适應症,同時産品亦有成為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可能。
如果這些創新藥企的新策略奏效,未來對於其在醫保目錄外需求旺盛、産品競争格局優秀的産品,醫保局勢必也會給予更合理的談判價格。考慮到國內創新藥開發成本遠低於美國可比成本,加上國內人口多,市場大且國內制造成本遠低於美國,綜合來看,部分差異化的、有特色的創新藥有可能獲得較高回報。此外,這些藥物如果能夠做到相對競品的優效,還可能成功國際化,其可以通過license out等的方式在歐美實現放量,獲得海外創新藥較高的首付款、裡程碑付款和銷售提成。
市場對於部分走向差異化競争路線、技術平台化、強調First In Class和國際化的創新藥企可能存在誤殺。
近年來,江蘇生物醫藥産業規模全國領先、創新能力優勢明顯、骨幹企業競争力強、區域特色集群初步形成。近日,新浪财經上市公司研究院走訪了江蘇蘇州生物醫藥産業園,并與創勝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錢雪明博士就投資人關心的Claudin18.2抗體TST001及其他藥物臨床進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以下為主要觀點提煉:
新浪财經:現在市場看到了PD-1産品的競争比較激烈,那麼Claudin18.2這個靶點會有不同嗎?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實際上PD-1是一個特例,PD-1這個産品推進的難度不像我們其他的藥那麼難,它是國外的大公司都把路幫你給趟平了,隻要你有一個分子跟它差不多,你有錢砸、有團隊推,基本上大多數都能成功,所以主要靠有沒有足夠大的團隊。
但是實際上它讓大家産生誤解,以為做創新藥都是這麼簡單,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做Claudin18.2就不是那麼容易。為什麼?因為前面沒人幫你趟路。走在我們前面的日本安斯泰來,并沒有告訴你所有要做的事情,安斯泰來做的隻是在一線胃癌中高表達的一個比較小的人群。就像當年赫賽汀一樣,還沒有進臨床的時候,你是不知道适用人群的,不像PD-1所有的人群都用。
Claudin18.2是要在特定人群裡面才适用,因此,需要找到一個方式去篩選潛在的有效人群。首先需要找到伴随診斷的工具,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要開發這個工具,或者說有沒有人具備這個能力開發這個工具,其實很難講。而且,Claudin18.2跟PD-1不一樣,這個靶點它在正常的胃裡邊是有高表達的,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胃腸道副反應,因此需要把控副反應和有效性的平衡。而且Claudin18.2中高表達的病人,現在的PD-1加化療并不一定能夠讓它更好的受益,因為這些病人往往不表達PD-L1,這是很多外界的人所不了解的,我們也是做了很多轉化研究才發現的。
安斯泰來的抗體其實很不錯了,它已經做到三期臨床而且療效也很好,一線胃癌裡面跟現有常規的化療聯用的基礎上,它可以達到63%的反應率,而且PFS可以達到13.7個月,這個是非常長的。它比現在其他所有的針對一線胃癌的藥物,數據都要好,但我們設定的标準比它還要高,在高表達的适應症裡邊,我們做得比它更好。而且我們能在它不能做的中高表達人群中做到有效,在這個人群裡我們是First-in-Class。和安斯泰來的IMB362抗體相比,首先我們的表位不一樣,我們增加了10倍的結合率。第二是抗腫瘤的活性比它更強。此外,我們還通過先進的工藝技術,降低了岩藻糖修飾比例以提高和Fc 受體的結合效率,三個因素造成了我們的分子比阿斯泰的分子要強30~100倍。所以中高表達的2≤CLDN18.2≤3之間的病人安斯泰來的抗體沒有看到療效,而我們的TST001已經看到了療效。
新浪财經:在胃癌的病人中,Claudin18.2靶點表達的比例大概有多高?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就像赫賽汀主要用於3+,IHC1+的大概70%,IHC2+的大概有50%,IHC3+的大概隻有20%。像安斯泰來,主要是聚焦在IHC3+人群,他們的抗體是十幾年前開發的,是一個嵌合抗體,親和力沒有那麼強,所以他能夠看到療效的人群主要在IHC3+。我們的抗體除了IHC3+之外,IHC2+也能看到療效,就把靶向人群拓展了到了50%。這個就是他沒有幫我們趟平所有的路,比如說中高表達的2≤CLDN18.2≤3之間的一線胃癌病人他是不入的,而我們可以入。
新浪财經:Claudin18.2靶點我們應該是安斯泰來之後全球範圍最快的?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對,而且我們中美兩地都是。當然中國病人多,所以可能走得更快一點。
新浪财經:我們的TST005也就是PD-L1/TGF-β雙抗還在推進嗎?因為默克的數據似乎不太好?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TST005我們在謹慎推進。默克的PD-L1/TGF-β雙抗在設計上有些問題。它與輝瑞合作有另一款抗體叫avelumab,這款産品它親和力蠻高的,基因泰克、阿斯利康還有我們的抗體都是把Fc上的Fc受體結合活性給去除的,因為在T細胞上面它表達PD-L1,去除就避免了NK細胞去殺結合的T細胞。這個可能會影響到抗腫瘤療效。
新浪财經:但他們前期一二期的數據還是蠻好的?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但是默克的PD-L1單抗較差,基因泰克、阿斯利康成功的地方他都失敗了,所以說明這個抗體本身存在問題。然後他用這個抗體去加了TGF-β的陷阱 (TRAP),我覺得之所以一二期的臨床數據會比較好,因為他帶上了TGF-β,彌補了PD-L1的缺陷。因為他做的一二期都是末線的病人,都是免疫環境經過很多調整的,或者前期已經用過PD-L1了,或者說用過化療已經失敗了,所以TGF-β通路激活的病人含量可能比較高,而一線病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治療。我們認為默克之所以失敗,是它沒有在高表達PD-L1裡面,同時把表達TGF-β的那部分病人給篩出來。基因泰克有數據證明,這種TGF-β通路激活的病人對PD-1和PD-L1抗體不敏感,卻在TGF-β被抑制後會從對PD1抑制劑敏感。如果它用經過篩選的病人去做對照,有可能它會成功,但默克沒有這麼做。所以它大部分入組的病人沒有TGF-β結合,它的TGF-β這部分的活性就用不着,就相當於用它的很弱的PD-L1抗體去跟一個很強的PD-1藥物做對照,不輸才怪。所以我們的臨床設計會跟它不一樣。我們在分子層面上面就會解決它這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我們會把FC受體給取出來,所以我覺得我們是有空間的。
新浪财經:我們其實也有非腫瘤的藥物比如說治療骨質疏松的TST002。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是的。我們從禮來制藥引進了TST002,禮來制藥在美國和日本已經完成對TST002的II期臨床,而且安進的同類藥已經上市。實際上我是參與過安進這個藥物的研發,我們之所以從禮來制藥引進,主要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禮來制藥這個抗體我在安進的時候就看過,知道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抗體,而且表位也跟安進做的不一樣,但療效不比它差,甚至比它更好。禮來制藥新的CEO上任後就把研發重心轉向腫瘤了,正好趁對方有一個戰略的變化,所以就把它大中華區域的權益買下來了,因為中國老齡化日益加重,市場潛力很大而且這個賽道競争對手比較少。
新浪财經:能否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免疫耐受突破技術IMTB藥物發現平台?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我們很多産品都是用IMTB技術平台做出來的,這個平台是我們公司核心競争力之一。我們通過技術手段,將人和老鼠之間相同的60%氨基酸序列進行改造,使其突破對保守蛋白的免疫耐受性并産生出抗體,從而獲得更多的抗體表位空間。IMTB技術平台能夠生成針對難以在齧齒動物中生成的非保守及保守蛋白質的抗體,同時透過使用傳統平台發現難以發現的隱藏表位,獲得具有經擴展的表位多樣性、差異化的生物特性及強大的CMC 特性的先導候選抗體,從而甄選具有增強的成藥性及知識産權地位的候選分子。
Claudin18.2靶點已經被驗證,所以誰能快速的開發出抗體新藥分子,誰有可能搶到先機,我們之所以能搶到先機是因為我們具有這個技術平台,這讓我們能快速開發出一系列的抗體了,比人家早做臨床研究。我們還有一個優勢是我們開發出來候選抗體之後,我們CMC團隊能幫助篩選更具可開發性的抗體,并快速建立起工藝,快速地完成IND申報工作,同時做好臨床用藥的準備,快速啟動和推進臨床,而且是中美兩地可以同步申請。
新浪财經:ICB連續制造平台也是我們的核心競争力之一嗎?
創勝集團CEO錢雪明:是的,連續化生産可以讓我們的生産成本降低一半,隻需要用500升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就可以比拟1萬升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效率。這樣所用的生産設施就不用太多,擴大産能也十分方便。ICB的連續制造平台,將專有的、高生産率、連續的上遊灌注工藝與自動化連續下遊生産工藝(我們與默克共同開發)整合。憑借超高細胞密度連續灌注工藝及專有細胞培養基的強大功能,我們已實現業界領先的大於6 g/L的日容積生産率,且多條細胞株的産量較傳統流加工藝提高最多10至20倍。我們自己的培養基是市場價的1/10左右。
以下為公司詳情:
創勝集團前身是一家成立於2012年治療癌症、代謝和自身免疫病抗體的生物醫藥公司邁博斯生物,於2019年1月與奕安濟世合并立創勝集團。
1997年,錢雪明博士加入美國安進公司,2000年晉升為科學家,2005年晉升為首席科學家。2010年,錢雪明博士辭職回到了國內,其先在盛諾基醫藥擔任資深副總裁兼研發負責人,随後2012年錢雪明博士在蘇州創立了邁博斯生物。
邁博斯生物成立後,公司在工藝技術方面有所欠缺。為了更好把控研發進度,公司決定建立自有CMC平台,随後2019年1月邁博斯生物與奕安濟世合并立創勝集團。奕安濟世創始人趙奕甯博士,其也曾在安進工作多年。奕安濟世主要從事設計和應用創新生物工藝技術,加速生物制劑的研發和生産。兩家公司的合并讓創勝集團成為一家在藥物發現、研發、工藝開發和生産方面具有全面綜合能力的生物制藥公司。合并後錢雪明博士擔任創勝集團CEO,趙奕甯博士擔任董事長。
兩家公司均曾獲得知名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前融資,邁博斯生物先後完成了來自禮來亞洲基金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以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4000萬美元B輪融資;而奕安濟世亦先後進行了3次融資,投資者包括禮來亞洲基金、高瓴資本、淡馬錫等。今年9月29日,創勝集團正式在香港上市,基石投資者包括LAV、淡馬錫、QIA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
公司目前擁有10種候選藥物組成的産品管線,涉及腫瘤、骨科、腎病等多個領域。其中主要産品包括TST001,一種針對胃癌等實體瘤的人源化Claudin 18.2單抗候選藥物;TST005,一種針對肺癌等實體瘤的PD-L1/TGF-β雙重功能抗體候選藥物;TST002 (Blosozumab),一種針對骨質疏松的人源化硬骨素單抗候選藥物;及TST004,一種針對IgA腎病的人源化MASP-2(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絲氨酸蛋白酶2,一種激活補體凝集素途徑的關鍵酶)單抗候選藥物。
除上述候選藥物外,創勝集團亦正在開發多種前期創新生物治療候選藥物。
例如,TST003是一種全球潛在首款靶向由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或具有間充質表型的腫瘤細胞産生的新型免疫調節蛋白的治療抗體候選藥物;TST008是一種結合MASP2抗體并與截短的跨膜激活劑及CAML相互作用分子(TACI)蛋白融合的三重功能抗體,具有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潛力。
同時,公司也逐漸更加側重於First-in-Class産品的研發,公司目前管線First-in-Class與fast-follow産品比例約為1:2,公司表示未來將達到1:1。
針對胃癌等實體瘤的人源化Claudin 18.2單抗候選藥物TST001是目前公司核心的産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2020年統計數據,全球及中國的新發胃癌患病人數分别為1.8百萬人及688.6千人,全球及中國的胰腺癌患病人數分别為380.0千人及95.5千人,及全球及中國的食管癌患病人數分别為666.4千人及347.9千人。僅具有Claudin 18.2表達的患者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案。
由於飲食習慣等問題,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胃癌是我國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種。而且大多數胃癌患者在确診後已經處於晚期階段。目前标準療法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預後極差,整體5年生存率僅10%~30%,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0%,每年死亡病例高達49.8萬例,我國對更好的胃癌藥物有着強烈未被滿足的需求。
Claudin蛋白質是一種四次跨膜蛋白,正常功能是維持細胞間的黏附及連接。Claudin18.2是Claudin蛋白質家族的一員,是一個高度特異性的細胞表面分子,正常情況下僅低水平表達於胃粘膜分化上皮細胞。在病理狀态下,Claudin18.2在胃腸道腺瘤、胰腺腫瘤等多種腫瘤中有的表達顯著上調。
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議上,德國Ganymed公司公布了EOX聯合或不聯合Zolbetuximab(IMAB362)的II期臨床研究數據。Zolbetuximab(IMAB362)是首個靶向Claudin18.2的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主要通過ADCC、CDC、調節腫瘤微環境發揮抗腫瘤作用。當將其聯合标準化療EOX作為一線用藥治療Claudin18.2陽性胃癌以及胃食管交界腺癌時,可以顯著延長患者中位總生存期從8.4個月到13.2個月,且安全可耐受。而在Claudin18.2表達水平最高的患者中,化療+IMAB362組的中位總生存期是16.7個月,而單純化療的中位總生存期是9個月,其療效更為明顯。
由於東亞地區普遍胃癌高發,日本藥企安斯泰來制藥也迅速意識到IMAB362及Claudin18.2靶點的價值,當年即以14億美元重金收購Ganymed公司。考慮到優秀的數據,國內藥企也立馬跟進fast-follow。
其中,創勝集團的TST001是繼Zolbetuximab(IMAB362)之後,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的第二款Claudin18.2靶向抗體治療候選藥物,也是國內目前進入臨床II期及以上的最快的同靶點單抗項目,今年8月18日,TST001已順利完成Ⅱa期臨床試驗首例患者給藥。此項試驗將進一步評估TST001在Claudin18.2表達的包括胃癌的多種實體瘤病人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抗腫瘤療效。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選擇的病人均經過創勝集團自主開發并經中心實驗室驗證的特異識别Claudin18.2的免疫診斷抗體篩選。
除了研究進展迅速外,錢博對新浪财經表示TST001還具有以下優勢:
一,親和力高,治療範圍更廣。Zolbetuximab的數據很好,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它是10年前開發的抗體,技術還沒有現在這樣成熟,所以它沒有足夠高的親和力。這也使它隻對Claudin18.2高表達的病人有效,對表達水平中等或較低的患者效果不明顯,所以Zolbetuximab申請的是一線療法。而TST001是我們利用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術設計的下一代抗體,其TST001具有更高的親和力和更強的NK細胞介導的ADCC腫瘤殺傷活性,這也意味着它對Claudin18.2高、中、低表達水平的病人均有效,可以作為末線治療,具有更廣闊的市場。
二, 中美兩地申報。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對TST001進行中美兩地申報,試驗進展也很快,未來也將擁有更大的市場。TST001在今年8月份也獲得了FDA授予的孤兒藥稱号,在美國可以有更好的定價權。
三, 同步開發伴随診斷。醫生在給病人開精準治療靶向藥物時,需要病人去做伴随診斷,以确定病人适合該藥物的治療。但伴随診斷的抗體開發有時比治療的抗體開發還要難。我們在開發TST001的同時開發伴随診斷,在藥物上市後就可以同步提供給患者,而不需要等待或者依賴其他家産品。對於沒有開發伴随診斷的公司來說,可能還需要再花2年的時間才能獲得。
四, 我們的TST001將對一線胃癌患者開展關鍵性注冊臨床試驗。相比IMAB362,TST001可覆蓋的患者群體將大大增加。因為例如CAR-T産品主要隻針對末線胃癌患者,而一線患者的數量遠遠高於末線患者。這將令我們的産品相比靶向的Claudin18.2産品具有更高的商業化價值。
五,我們采用了連續灌流生物工藝技術生産TST001,能夠讓我們顯著地降低生産成本,并大幅提高産品競争力及盈利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僅2021年上半年獲批臨床的Claudin18.2産品就有6款,奧賽康(11.820, 0.04, 0.34%)、百濟神州、天境生物、傳奇生物、康諾亞等衆多生物制藥公司以單抗、雙抗、CAR-T細胞療法、ADC等不同技術路徑進入此賽道。資本市場可能會擔心Claudin18.2靶點的競争格局,會重蹈覆轍PD-1靶點。不過正如前文中錢雪明博士所述,開發Claudin18.2并不容易,因為Zolbetuximab(IMAB362)也僅僅處於臨床III期階段,開發過程仍有許多未知因素,市場可能低估了Claudin18.2靶點的難度。
TST001之外 創勝集團管線還涉及骨科、腎病等領域
創勝集團目前擁有10種候選藥物組成的産品管線,涉及腫瘤、骨科、腎病等多個領域。除了TST001之外,主要産品包括:
TST005為一種雙重功能抗體,設計為同時靶向兩個免疫抑制通路,即轉化生長因子-β (TGF-β)及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 (PD-L1),其通常被癌細胞用於逃逸免疫系統。
TST005由高親和力PD-L1抗體組成,在其c端與TGF-β受體II型融合。與具有野生型Fc區域的默克的M7824不同,突變被設計到TST005的Fc區域中,以消除FcR結合、降低FcR介導的TST005清除率及殺死激活的效應T細胞。我們使用TST005中經設計的TGF-β陷阱結構,其展現出TGF-β陷阱的增強穩定性。TST005的PD-L1結合活性及增強的TGF-β陷阱穩定性可將TGF-β陷阱有針對性地遞送至表達PD-L1的腫瘤,從而將全身性抑制TGF-β的脫靶毒性降至最低。
市場空間方面:預期到2030年,美國及中國PD-L1/TGF-β雙重功能抗體的市場規模將分别達到73億美元及59億美元。於2020年,全球及中國的肺癌(包括NSCLC及小細胞肺癌)患病人數分别為2.6百萬人及883.1千人;全球及中國的胰腺癌患病人數分别為380.0千人及95.5千人;全球及中國的膽囊及膽道癌患病人數分别為286.6千人及97.0千人;全球及中國的HPV相關癌症患病人數分别為1.5百萬人及277.6千人。
競品方面:在中國及美國,有六款PD-L1/TGF-β雙重功能生物候選藥物正在進行臨床開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領頭羊默克的M7824臨床試驗已經失敗,不過前文中錢雪明博士對其失敗原因,也已經作了詳盡分析。
創勝集團已於2021年4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TST005的IND批準,且已於2021年7月的全球I期臨床試驗為首位美國患者給藥。創勝集團10月13日公告顯示:國家藥監局已受理其PD-L1/TGF-β雙重功能抗體TST005的IND申請。最近創勝集團已獲得CDE在中國開展臨床的許可。
TST002(Blosozumab),是一款與硬骨素(一種成骨細胞活性和新骨形成的負調節蛋白)結合的單克隆抗體,試驗證實阻斷硬骨素活性是提高骨密度(BMD)及減少骨折的有效方法。禮來制藥在美國和日本完成對Blosozumab的II期研究後,創勝集團在2019年授權引進了該款用於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以在大中華區進行開發及商業化。
與由安進(Amgen)開發并於美國、日本及歐洲獲批的競争産品EVENITY(Romosozumab)類似,Blosozumab具有合成代謝和抗吸收的雙重作用,可刺激骨骼形成并抑制骨骼吸收,從而在提升骨骼密度和骨骼強度方面産生快速作用。
在禮來開展的Blosozumab針對低BMD的絕經後婦女的一項随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2期臨床試驗中,Blosozumab治療令脊柱、股骨頸及全髋關節BMD較安慰劑有統計學意義上顯著的劑量依賴性增加。在最高劑量組中,與基線相比,於12個月內脊柱BMD升高了17.7%,全髋關節BMD升高了6.2%。TST002目前在中國用於治療骨質疏松的臨床也已獲批了。
市場空間方面:在中國,骨質疏松的發病人數在2014年達到83.4百萬人,在2019年擴大到101百萬人。骨質疏松在50歲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計為19.2%(男性為6.0%,女性為32.1%,城市地區為16.2%,農村地區為20.7%)。由於老齡化問題相對較為嚴重,過去5年中國骨質疏松患者的複合年患病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中國老年化的不斷加劇,骨質疏松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根據灼識報告,到2035年,中國抗硬骨素藥物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4億美元。競品方面,恒瑞醫藥的SHR-1222抗硬骨素抗體正在進行臨床開發。
TST004是一款靶向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絲氨酸蛋白酶2(MASP2)的人源化單抗,開發用於IgA腎病(IgAN)的治療。目前,創勝集團正與禮邦醫藥合作在大中華區開發及商業化TST004,并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前在美國及中國提交IND申請,就多種适應證開展全球臨床試驗。
市場空間方面:中國的IgAN患病人數由2015年不足1.3百萬人增加至2019年的超逾1.4百萬人,遠超過歐美IgAN患病人數。於2019年,全球IgAN患病人數超過6.2百萬人。目前IgAN的治療方法仍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滞劑(ARB)為基礎,輔用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療法,但這樣做毒性過高,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會為患者帶來額外風險。然而,由於這些藥物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仍是患者的唯一選擇。根據灼識報告,由於市場上IgAN藥物短缺,因此中國IgAN生物制劑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8年達到2億美元,并預期在2035年進一步增長至26億美元,即2028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達46.5%。
競品方面,榮昌生物的RC18是目前正處於臨床開發(II期)的針對IgAN的生物候選藥物。
11月24日,創勝集團公告,公司人源化抗VEGFR-2單克隆抗體MSB0254成功完成Ib期臨床試驗首例患者給藥。此前該藥物已完成Ia期臨床試驗,确定了二期臨床試驗推薦劑量。抑制血管生成通路作為治療癌症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充分驗證,且在調節免疫微環境和增強免疫療法的活性方面也具有良好前景。公司將探索MSB0254作為單藥和與其他藥物聯用治療多種類型實體瘤的潛在抗腫瘤作用,其中包括公司管線中的TST001和TST005。
重視抗體發現技術平台和連續制造平台建設 強調國際化布局
除了努力加快核心産品臨床進度之外,創勝集團還重視抗體發現技術平台和連續制造平台建設、強調國際化布局。
創勝集團目前已建立一個獨有的免疫耐受突破技術 (IMTB) 藥物發現平台,能夠幫助公司發現具有多表位的抗體。免疫耐受屏障突破技術平台的理論雛形來自於通過技術手段,將人和老鼠之間相同的60%氨基酸序列進行改造,使其突破蛋白的耐受性并産生出抗體,從而獲得更多的抗體表位空間。
目前IMTB技術平台能夠生成針對難以在齧齒動物中生成的非保守及保守蛋白質的抗體,同時透過使用傳統平台發現難以發現的隱藏表位,該平台能夠獲得具有經擴展的表位多樣性、差異化的生物學特性(特異性、親和力及藥代動力學)及強大的CMC特性的先導候選抗體,從而篩選出具有優異的成藥性并且具有強有力知識産權保護的候選分子。
此外,憑借奕安濟世在CMC領域的功底,創勝集團已開發出一體化連續流生物工藝(ICB)、具成本效益及高靈活性的模塊化GMP設施(T-BLOC)的高生産率制造工藝來保障藥品以極具競争力的成本生産和未來臨床及商業化階段的需求供應。憑藉超高細胞密度連續灌注工藝及專有細胞培養基,創勝集團已實現業界領先的大於6 g/L的日容積生産率,且多條細胞株的産量較傳統流加工藝提高最多10至20倍。據灼識報告,創勝集團是中國僅有的三家對GMP臨床供應實施連續灌注工藝的公司之一。
此外,創勝集團還於2020年6月29日與默克訂立了合作協議,進行生物加工制造行業的設備及技術組合開發,以實施一體化連續制造。在合作1期,雙方將重點進行相關硬件系統及軟件程序的設計及交付,以實現符合GMP制造的連續流體精純(包括病毒滅活後深度過濾、精純層析及病毒過濾)。在合作2期,雙方將重點進行完全連續制造生态系統(包括利用默克的BioContinuumTM技術平台進行GMP制造所需上遊、下遊及數字技術)的開發及交付。
公司CMC能力較強也體現在公司CDMO業務持續為公司提供現金流。2019-2020 财年及2021年中報,公司的收益分别為4414萬元、8098萬元及2668.5萬元,由於尚無獲準於商業銷售的産品,公司收益均來自向客戶提供合約研發生産組織(CDMO)服務;毛利分别為691萬元、1820萬元及452萬元;研發開支為2.2億元、2億元及1.7億元;歸母虧損分别為4.0億元、3.2億元及7.6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主要因為向投資者發行優先股引致的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平值虧損;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6億元、8.1億元及9.6億元。
在重視抗體發現技術平台和連續制造平台建設的同時,創勝集團也強調國際化布局。我們可以發現,創勝集團始終采用全球化策略以提高運營效率,IND基本均在中美同步進行。
對於國際化的布局,錢博士表示創勝集團主要分了四個步驟:第一步,布局專利。我們所有的産品都是從申請專利開始,然後再進入各個國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如果産品在某些國家沒有專利保護,就很容易遭到他人強行仿制;第二步,臨床開展。我們目前的試驗主要是在中美兩地開展,接下來要開展的注冊臨床很多是全球多中心臨床。我們在美國普林斯頓已經有了一個臨床研發中心,現在正在歐洲國家建立臨床中心,未來會進一步會擴大臨床中心。第三步,業務拓展布局。我們在波士頓和加州都有布局,随時關注東海岸、西海岸兩邊創新公司的動态;第四步,國際化标準的CMC。盡管我們的工廠在國內,但我們的CMC标準都是按照國際化的要求來制定的。在臨床數據支持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更快地實現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