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勝集團 - 全整合型國際化生物制藥公司

創勝集團, 生物藥, 抗體, 藥物研發

創勝集團 - 全整合型國際化生物制藥公司

加入我們 聯繫我們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Claudin18.2靶點至高點争奪戰,一場有關實力和策略的較量

2022 年 11 月 28 日

Claudin18.2靶點,是體現中國創新藥行業崛起的一面鏡子。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當前有50餘款Claudin18.2靶向藥處於研發階段;該靶點不僅入局者衆,參與角逐的技術路線更是多樣,包括單抗、雙抗、ADC和CAR-T。

 

悄然間,國內藥企已經主導了Claudin18.2靶向藥這一研發領域。在體現創新實力提升的同時,Claudin18.2靶點也體現了國內藥企的擔當所在。

 

創新藥研發向來九死一生,Claudin18.2靶點更是如此。在今年11月份之前,全球還沒有一款Claudin18.2靶向藥踏過3期臨床。

 

換句話說,該靶點的成藥性尚未得到确證。入局的衆多國內藥企,都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局面。

 

好在,Claudin18.2靶點“是否能夠成藥”的問題,日前終於有了答案。

 

11月17日,日本藥企安斯泰來宣布,其Claudin18.2抗體IMAB362首個三期臨床成功:

 

針對Claudin18.2陽性/HER2陰性的複發性轉移性胃癌患者,IMAB362化療組合不僅達到無進展生存期主要終點,同時達到總生存期的次要終點。

 

率先沖出重圍的安斯泰來,徹底打消了市場關於Claudin18.2靶點能否成藥的疑慮,也宣告了國內藥企的努力不會白費。

 

值得關注的是,Claudin18.2靶點的未來,大概率屬於國內藥企。因為IMAB362分子存在缺陷,雖然拿下FIC桂冠,卻難以抵擋後來者的沖擊。

 

那麼,未來哪家國內藥企能夠勝出?

 

種子選手

 

雖然Claudin 18.2靶點專為靶向藥研發而生,但要想研發一款成功的Claudin18.2靶向藥卻不容易。藥企們面臨的一大障礙,是靶向藥的選擇性問題。

 

因為Claudin18.2的“同胞兄弟”Claudin18.1,在細胞外結構域中豐富表達,且與Claudin18.2僅相差8個氨基酸。

 

這導致,一旦靶向藥對Claudin18.2的選擇性不夠,就容易錯誤的與Claudin18.1結合,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的同時,還會對人體帶來較強的副作用風險。

 

畢竟,Claudin18.1與Claudin18.2不同,除了在腫瘤細胞上表達外,還廣泛分布於人體的正常細胞中。

 

依此看,在國內衆多入局Claudin18.2靶向藥研發的藥企中,有希望脫穎而出的種子選手大致需要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具備高選擇性分子研發能力,證明其未來具備可能性;二是至少擁有具備說服力的臨床數據的驗證,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數據,問題就暴露不出來。

 

目前,同時符合兩大基準的種子選手,暫時隻有創勝集團和科濟藥業。

 

創勝集團的TST001是一款單抗,其通過獨特的表位設計,僅與Claudin18.2結合,而不與Claudin18.1結合。

 

由於TST001是全球進展第二的Claudin18.2靶向藥,安全性和療效數據已得到充分驗證。

 

2022年ESMO大會上,創勝集團公布了TST001聯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中期數據:

 

根據RECIST1.1标準,15例可測量病竈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達100%,其中73.3%的患者腫瘤呈現部分緩解。

 

根據RECIST1.1标準,部分緩解指的是“腫瘤病竈直徑之和,比基線水平減少至少30%”。這是實體瘤療效評價标準中的關鍵指标,說明患者對治療有積極響應。因此,中期數據中73.3%的緩解率,代表着更多的患者,有可能從治療中實現生存獲益。

 

在實現更高緩解率的同時,TST001的安全性也極為出色:

 

治療中出現的不良事件(無論有無因果關系),超過80%為輕微的1-2級,且主要是惡心、嘔吐、貧血等可控反應,并沒有導致停藥情況的發生。

 

這些數據無疑表明,TST001已具備成為種子選手的能力。

 

科濟藥業的CT-041則是一款CAR-T療法。CT-041由經融合了人源化的抗CLDN18.2單鍊片段變體的CAR遺傳修飾的T細胞組成,具備有效靶向及消除在細胞表面表達CLDN18.2的腫瘤細胞的可能。

 

目前,CT-041針對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研究,已經處於确證性Ⅱ期臨床實驗。若後續臨床數據優異,CT-041也將成為潛力黑馬。

 

除此之外,包括信達生物等一衆選手,也在埋頭前進。衆多國內各位種子選手正躊躇滿志,向Claudin 18.2靶點的至高點發起沖擊。

 

虎口奪食

 

面對IMAB362這個暫時性的領先者,國內企業各有競争策略。不同選擇,根植於這些公司過往經驗,可調動資源和對自身産品的信心。

 

大部分企業選擇從末線治療做起,比如科濟藥業的CT-041或康諾亞的Claudin 18.2 ADC藥物CMG901等。

 

也可以理解,對於新療法來說,末線治療是最合适的切入點,這既符合倫理也最保險。

 

但對於腫瘤藥物來說,隻有成為一線療法面向更多患者,才能最大程度證明其價值所在。因此,全球重磅炸彈藥物的研發路徑相對一致,經過多年臨床試驗,實現從末線再到一線的擴展。

 

一線療法,必然也是Claudin18.2靶向藥的至高點。也正因此,安斯泰來的單抗藥物IMAB362,從一開始就選擇聯合化療沖擊胃癌一線療法。

 

部分國內藥企沒有避其鋒芒,而是選擇虎口奪食,比如創勝集團的TST001。

 

正如上文提及,TST001正在開展聯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臨床研究,且進度全球第二。目前,TST001該研究的中美III期臨床試驗正處於計劃階段。

 

與此同時,TST001又和胃癌新晉一線療法O藥展開聯合攻堅,形成了差異化布局。創勝集團是全球首家開展Claudin18.2/PD-1/化療聯合療法的公司,有望引領下一輪一線胃癌治療領域的方案,拉開與其它選手的差距。

 

就現狀而言,安斯泰來的IMAB362/化療組合,能否挑戰O藥/化療組合,還有待進一步的臨床數據披露。根據安斯泰來披露的2期臨床數據:

 

針對Claudin18.2高表達人群,IMAB362/化療組合有一定優勢(非頭對頭),但鑒於Claudin18.1、Claudin18.2的蛋白質序列重合度高達92%,因此篩選出真正的Claudin18.2高表達患者仍是一大挑戰,這是影響該療法“成績”的一個變數。

 

相對而言,同樣是挑戰O藥/化療組合,創勝集團的TST001/O藥/化療組合勝算更大。

 

一直以來,PD-1抑制劑的療效,都受到患者PD-L1表達量的制約。患者PD-L1表達量越高的群體,臨床獲益情況越明顯;反之,則獲益情況越差。

 

這也是O藥/化療組合,在一線治療胃癌過程中的BUG所在。

 

雖然,O藥/化療組合對該群體所有患者都有效果,但對PD-L1低表達(CPS<5)患者群體,獲益風險比存在争議。

 

針對低表達患者群體,O藥/化療聯合療法的生存獲益有所下降,而風險(副作用)則會相應提升(約10%)。

 

也正因此,歐盟雖然批準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但僅限於PD-L1 CPS ≥5的患者;日本批準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沒有限定群體,但規定PD-L1在CPS<5或未知的情況下,應考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獲得後續治療的機會,再決定使用O藥/化療或單獨使用化療的治療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都屬於PD-L1低表達患者。一項在中國展開的研究顯示, 約80%的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PD-L1 CPS<5。

 

這意味着,強悍的O藥/化療組合,在一線治療Claudin18.2陽性胃/胃食管腺癌患者過程中,充滿着變數。

 

正是基於此,創勝集團開展了TST001聯合O藥的一線治療胃癌的臨床研究。

 

理論上,Claudin18.2靶向藥可促進T細胞浸潤和抗原遞呈,從而提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

 

的确如此,在臨床前模型中,創勝集團的TST001在加入PD-1抑制劑及化療後,就産生了協同效應。

 

這一結果,無疑表明TST001/O藥組合有望解決O藥/化療一線治療胃癌存在的局限性,為那些可能無法從抗PD-(L)1治療中受益的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

 

綜合來看,在一線胃癌領域圍追堵截,另辟蹊徑的創勝集團,面臨的變數或許也會更小。

 

決勝極限

 

對於一款創新藥來說,能否給更多患者帶來治療選擇,是衡量其價值的唯一要素。

 

就Claudin18.2靶向藥物而言,判斷誰能更上一層,首先要看能否坐穩一線療法,這是最基礎的競争力;其次要看能否覆蓋中表達,甚至低表達患者,這是決定天花闆高低的最核心因素。

 

IMAB362的缺陷在於,其分子親合力較弱,導致療效受到患者腫瘤細胞Claudin18.2表達比例的牽制,隻對高表達患者有效。

 

根據ClinicalTrials.gov,IMAB362聯合CAPOX作為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一線治療的三期臨床,針對的隻有Claudin18.2高表達(≥ 75%)患者。

 

而在所有實體瘤中,Claudin18.2高表達患者僅占33%—37%;在患者群體規模最大的胃癌領域,高表達患者占比更是僅有20%左右。

 

顯而易見,Claudin18.2靶點争奪戰中,隻有滿足低表達患者的臨床需求,才更具臨床價值。

 

目前來看,國內藥企脫穎而出的關鍵,是“優化”分子的技術實力。

 

比如,創勝集團的TST001,通過不同的表位設計、降低抗體Fc區域的岩藻糖含量兩大舉措,使其抗體具備與腫瘤細胞更高的親和力、和NK細胞更好的結合效率的兩大潛在優勢,最終擁有滿足低表達患者、超越IMAB362的潛力。

 

如下圖所示,根據創勝集團研究,TST001的ADCC活性顯著優於IMAB362。

 

這一優勢讓TST001具備覆蓋Claudin18.2中表達患者的可能。如下圖所示,根據今年9月創勝集團在ESMO公布的臨床數據,TST001針對中表達患者效果同樣突出。

 

與此同時,創勝集團表示,未來還會在低表達患者中展開臨床研究。若TST001最終能夠覆蓋到中、低表達患者,無疑能夠超越IMAB362,做到全面領先。

 

當然了,不僅是創勝集團,國內其它藥企均有機會通過自身能力,設計出戰鬥力更強的分子,上演後來居上的好戲。

 

信達生物布局多個技術路線的目的就在於此。目前來看,其Claudin18.2/CD3雙抗IBI389或有一定潛力。

 

IBI389“一隻手臂“結合腫瘤細胞上表達的Claudin18.2,“另一隻手臂”結合T細胞上的CD3,或具有高效率和高選擇性殺傷Claudin18.2腫瘤細胞的能力。

 

臨床前結果表明,在Claudin18.2低表達的細胞系中,IBI389仍能與腫瘤細胞結合,表現出明顯的抗腫瘤效應。

 

這意味着,IBI389後續有望覆蓋Claudin18.2中低表達人群,擴大潛在獲益人群範圍。當然了,IBI389能否達到目的,還需經過人體臨床研究的檢視。

 

參考海外藥企研發曆史,不管任何“技術”都存在變數。比如,在今年完成1期臨床之後,安進的Claudin18.2/CD3雙抗AMG 910已經悄悄的從公司管線中“消失”。市場推測,安進的AMG 910或許遇到了安全性問題。

 

總體而言,如何基於自身技術實力,改造出更優效的分子,以觸達更廣泛的患者群體,也是所有管線還處於早期階段的國內藥企面臨的挑戰。

 

當然了,不管怎麼說,随着安斯泰來證明了Claudin18.2靶點的成藥性,Claudin18.2靶向藥物市場正超預期發展,具備競争優勢的公司,終究會跑得越來越快。


閱讀原文